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新闻动态>详细内容

十五运竞赛规程|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蹦床项目竞赛规程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3-27 22:16:52 浏览次数: 【字体:

一、竞赛项目

男子个人、女子个人、男子团体、女子团体

二、运动员资格

(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竞赛规程总则》(体竞字〔2023〕1号)第四条规定。

(二)参赛年龄

1.2010年12月31日及以前出生;

2.团体比赛分为成年组、青年组两个组别。成年组参赛运动员为2009年12月31日及以前出生(16岁及以上);青年组参赛运动员为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之间出生(15岁到17岁);对于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16岁到17岁)年龄段的运动员,可选择成年组、也可选择青年组参赛,需要在资格赛报名时确定参赛组别,确定后不得变更。

三、参加办法

(一)资格赛暨2025年全国蹦床冠军赛

1.参赛单位最多可报男、女网上运动员各6名(成年组参赛运动员最多4名,青年组参赛运动员最多2名)。

2.参加团体比赛的单位,每个项目最多可报教练员3名;参加个人比赛的单位,每个项目最多可报教练员1名。

3.参加团体比赛的单位,可增报领队、医生各1名。

4.报到后运动员因伤病不能参加比赛,须凭医生证明在赛前24小时办理更换手续。参加团体决赛和个人决赛的运动员不得更换,因故弃权的,由后序名次递补。

(二)体能测试

资格赛之前将统一进行体能测试,运动员体能测试达标后方可参加资格赛,体能测试总分不低于60分为体能达标。体能测试标准详见附件。

体能测试共10个项目。基础体能项目包括体脂百分比、坐位体前屈、30m冲刺跑、半蹲相对力量、腹肌耐力、背肌耐力、3000米跑或2000米测功仪。专项体能项目包括20次垂直带臂跳、靠墙手倒立、20个肋木举腿。其中,青年组运动员进行1500米跑测试,不允许测功仪替代。

决赛

1.获资格赛男、女团体前12名的队和男、女个人前18名的运动员有资格参加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决赛。运动员需达到进入决赛阶段比赛的最低难度标准。因2025年将使用国际体操联合会新版评分规则,男子成年组、女子成年组、男子青年组、女子青年组最低难度的具体分值将根据新规则在资格赛前公布。2024年、2025年蹦床项目全国比赛均为难度达标赛,需要至少1次达到决赛阶段比赛的最低难度标准。

2.参加团体比赛的单位,资格赛团体预赛前6名的单位最多可报运动员6名,第7-12名的单位最多可报运动员5名(成年组运动员最多4名、青年组运动员最多2名)。

3.报到后运动员因伤病不能参加比赛,须凭医生证明在赛前24小时办理更换手续,但必须符合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竞赛规程总则的规定。参加团体决赛和个人决赛的运动员不得更换,因故弃权的,由后序名次递补。

4.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可直接获得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蹦床决赛阶段参赛资格,每队最多可派男、女网上运动员各6名(成年组参赛运动员最多4名、青年组参赛运动员最多2名);如果只参加个人项目比赛,则最多可报男子、女子各2名运动员参赛。

四、竞赛办法

(一)资格赛暨2025年全国蹦床冠军赛

1.进行男、女团体和男、女个人比赛。

2.团体预赛每队派4-6名运动员上场比赛。其中成年组参赛运动员最多4名,青年组参赛运动员最多2名。每人完成符合要求的第一套动作和第二套动作,计每套得分高的3名成年组运动员成绩和1名青年组运动员成绩。

团体预赛同时也是个人比赛的预赛。个人预赛,取其中较高一套的分数决定预赛名次。

3.获预赛前8名的运动队、个人前8名的运动员将进行团体和个人决赛。第9-10名的队和个人作为第一替补和第二替补。

团体决赛每队最多派4名运动员上场比赛。其中成年组参赛运动员最多3人,青年组参赛运动员最多1人。运动员分别完成一套自选动作,计分从零开始,计得分高的3名运动员成绩,根据总分排列团体名次。

个人决赛运动员完成一套自选动作,计分从零开始。

4.预赛和决赛的所有轮次的出场顺序均由抽签决定。

5.竞赛采用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审定的最新版国际蹦床评分规则。

6.打破平分办法:

---在团体赛中,如并列,将所有计入成绩的成套动作的T分(高度)相加排列名次;如仍并列,将所有计入成绩的成套动作的H分(位移)相加排列名次;如仍并列,将所有计入成绩的成套动作的D分(难度)相加排列名次;如仍并列,将所有计入成绩的成套动作的E分(完成)相加排列名次;如果仍然是平分,则名次并列。

---在个人比赛中,如并列,所计入的成套的T分(高度)高者名次列前;如仍并列,所计入的成套的H分(位移)高者名次列前;如仍并列,所计入的成套的D分(难度)高者名次列前;如仍并列,所计入的成套的E分(完成)高者名次列前;如仍并列,两套动作得分之和高者名次列前(仅适用于预赛)。如果仍然是平分,则名次并列。

(二)决赛

1.进行男、女团体和男、女个人比赛。

2.团体预赛每队派4-6名运动员上场比赛。其中成年组参赛运动员最多4名;青年组参赛运动员最多2名。每人完成符合要求的第一套动作和第二套动作,计每套得分高的3名成年组运动员成绩和1名青年组运动员成绩。

团体预赛同时也是个人比赛的预赛。个人预赛,取其中较高一套的分数决定预赛名次。

3.获预赛前8名的队、个人前8名的运动员将进行团体和个人决赛。第9-10名的队和个人作为第一替补和第二替补。

团体决赛每队最多派4名运动员上场比赛。其中成年组参赛运动员最多3人,青年组参赛运动员最多1人。运动员分别完成一套自选动作,计分从零开始,计得分最高的3名运动员成绩,根据总分排列团体名次。

个人决赛运动员完成一套自选动作,计分从零开始。

4.预赛和决赛的所有轮次的出场顺序均由抽签决定。

5.竞赛采用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审定的最新版国际蹦床评分规则。

6.打破平分办法:

---在团体赛中,如并列,将所有计入成绩的成套动作的T分(高度)相加排列名次;如仍并列,将所有计入成绩的成套动作的H分(位移)相加排列名次;如仍并列,将所有计入成绩的成套动作的D分(难度)相加排列名次;如仍并列,将所有计入成绩的成套动作的E分(完成)相加排列名次;如果仍然是平分,则名次并列。

---在个人比赛中,如并列,所计入的成套的T分(高度)高者名次列前;如仍并列,所计入的成套的H分(位移)高者名次列前;如仍并列,所计入的成套的D分(难度)高者名次列前;如仍并列,所计入的成套的E分(完成)高者名次列前;如仍并列,两套动作得分之和高者名次列前(仅适用于预赛)。如果仍然是平分,则名次并列。

五、奖励办法

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运动会竞赛规程总则》(体竞字〔2023〕1号)第六条规定

六、报名和报到

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运动会竞赛规程总则》(体竞字〔2023〕1号)第三条第(二)、(四)项规定。

七、技术官员

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运动会竞赛规程总则》(体竞字〔2023〕1号)第条规定。

八、技术申诉

按照国际体操联合会最新技术规程总则有关规定执行。

九、其他

各单位在报到当天向大会竞赛组递交运动员参赛动作比赛卡,否则每套动作扣0.3分。

附件: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蹦床项目体能测试标准

附件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蹦床项目体能测试标准

 

 

 

 

 

区间

 

脂百分比

 

(%)

 

坐位体 (cm)

 

30m冲刺跑

 

(s)

 

半蹲相fde69b65263044ee816bb3eb34d3ab78.png对力量

 

(自身体重)

 

肌耐力(s)

 

肌耐力(s)

 

二选一

 

20 次垂直带臂跳(专项下肢力量)(s)

 

靠墙手倒立(专项上肢力量)(s)

 

20 个肋木举腿(专项腹肌力量)(s)

 

3000m跑

 

(min's)

2000m测功仪

 

(min's)

10

≤15

≤16

≥25

≥28

≤4.2

≤4.5

≥2.8

≥2.5

≥150

≥120

≥150

≥120

12:30

13:30

9:30

11:00

≥46

≥43

≥180

≥160

30

31

9

15.5

16.5

24

27

4.3

4.6

2.6

2.3

145

115

145

115

12:31-12:45

13:31-13:45

9:31-9:45

11:01-11:15

45

42

165-179

145-159

31

32

8

16

17

23

26

4.4

4.7

2.4

2.1

140

110

140

110

12:46-13:00

13:46-14:00

9:46-10:00

11:16-11:30

44

41

150-164

130-144

32

33

7

16.5

17.5

22

25

4.5

4.8

2.2

1.9

135

105

135

105

13:01-13:15

14:01-14:15

10:01-10:15

11:31-11:45

43

40

135-149

115-129

33

34

6

17

18

21

24

4.6

4.9

2.0

1.7

130

100

130

100

13:16-13:30

14:16-14:30

10:16-10:30

11:46-12:00

42

39

120-134

100-114

34

35

5

17.5

18.5

20

23

4.7

5.0

1.8

1.5

120

90

120

90

13:31-13:45

14:31-14:45

10:31-10:45

12:01-12:15

41

38

105-119

85-99

35

36

4

18

19

19

22

4.8

5.1

1.6

1.3

110

80

110

80

13:46-14:00

14:46-15:00

10:46-11:00

12:16-12:30

40

37

90-104

70-84

36

37

3

18.5

19.5

18

21

4.9

5.2

1.4

1.1

100

70

100

70

14:01-14:15

15:01-15:15

11:01-11:15

12:31-12:45

39

36

75-89

55-69

37

38

2

19

20

17

20

5.0

5.3

1.2

0.9

90

60

90

60

14:16-14:30

15:16-15:30

11:16-11:30

12:46-13:00

38

35

60-74

40-54

38

39

1

19.5

20.5

16

19

5.1

5.4

1.0

0.7

60

30

60

30

14:31-14:45

15:31-15:45

11:31-11:45

13:01-13:15

37

34

45-59

25-39

39

40

0

>19.5

>20.5

<16

<19

5.1

5.4

1.0

0.7

60

30

60

30

>14:45

>15:45

11:45

13:15

<37

<34

<45

<25

>39

>40

青年组运动员3000米跑改为1500米跑,不允许测功仪替代

 

1500米男子标准

1500米女子标准





1分

3分

6分

8分

10分

1分

3分

6分

8分

10分

青年组运动员

8分40

8分10

7分40

7分10

6分40

8分50

8分20

7分50

7分20

6分50

终审:南方网运营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